敘事主題
透過法實證研究來呈現台灣社會的群體、個人和法律互動的故事,讓學生認識到應該促進和平且包容的社會,以落實永續發展;提供司法管道給所有人;在所有階層建立有效的、負責的且包容的制度,打造多元共生平等尊重的社會。本學期選擇明年將要施行的國民法官作為思考的主題,希望以法意識的角度進行切入。
課程設計
(因為新冠肺炎疫情的關係,實體授課和推廣的部分有所困難,從而成果發表是以線上課程的方式進行)
1. 第一週到第十三週的課程,透過文獻報告、對話式教學、專家學者講座與辯論等教學活動,來建構學生對於法實證研究方法與法意識認識。並且,會藉由閱讀相關經典文獻,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之外,也藉由報告讓同學學習述說有關台灣社會中所看到的故事,連結法實證研究方法或法意識研究,以進行分析。第十四週以後將會涉及到實作。
2. 第十四週會規劃到像是公園或老街等地,讓學生就其自行研擬的問題,實際和民眾進行訪談,以了解他們的故事,分析其法意識,讓學生能夠體會在地的法文化,也促進學生們對於群體的關心與參與,並將此拍成影片來記錄,放置在社群網站上獲得回饋。
3.第十五週以後,則由學生報告自己的主題,並安排其他同學給與意見和回饋。最後一週時,透過與學生們的討論,了解其參與這一門課的心得感想,除了觀察敘事力的培養對其知識技能態度等面向的改變外,俾利未來教學策略上的改善。
成果
1. 家事事件:實務操作與經驗談演講參與人數90位。
2. 國民法官經驗分享座談演講參與人數50位。
3. 國民法官之基本理念與法庭觀察參與人數100位。
本次課程著重透過國民法官制度來思考法意識等概念,在課程活動過程中,得到司法院陳思帆法官、以及臺北大學法律系顏榕老師、駱怡辰老師的參與和指導。
用戶留言